当前,经济全球化遭遇“逆风”,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、贸易争端增多、关税和贸易壁垒增加,全球自由贸易面临着巨大考验。
3月25日,在海南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“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”上,与会嘉宾立足全球自由贸易演变,围绕自由贸易港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作用与合作展开讨论。
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,作为全球最高水平的贸易开放形态,自由贸易港最接近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最终目标。在全球化遭遇“逆风”之际,自由贸易港成为贸易开放促进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例证。
自由贸易严峻挑战中孕育新机
3月17日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最新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预期下调至3.1%和3.0%,较去年12月预测值分别下调0.2个和0.3个百分点。报告同时指出,国家间贸易壁垒增加、地缘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是导致下调的原因之一。
在上述分论坛上,如何应对全球自由贸易遭遇的挑战是重点话题之一,与会嘉宾也表达了对当前自由贸易严峻形势的担忧。
全球贸易环境似乎越来越脆弱、不确定和不稳定。潘基文援引世贸组织相关数据称,截至2024年10月,贸易限制已经影响了全球11.8%的进口和3.2%的出口,而且短期内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。随着覆盖全球半数人口的70多个国家的新领导层上任,2025年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、复杂性,并伴随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新发展。
英国前投资大臣秦智涛表示:“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竞争的纪元,一个多边主义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时代。”他称,一些国家放弃全球贸易和多边主义是出于一种想要保护自身优势的“自私”心态。
但与此同时,担忧中也孕育着新的机会。当全球贸易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时,自由贸易港(区)在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。
西班牙前外长阿兰查·冈萨雷斯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自由贸易港(区)对于全球贸易顺畅的重要性。在她看来,自由贸易港(区)面积小、针对性强,能够提高区域经济的韧性,让全球贸易能够继续促进就业、创业和经济增长。其次,自由贸易港(区)允许一些措施在小范围先行先试,尤其适合尝试技术赋能等服务贸易形式的创新。此外,自由贸易港(区)可以极大地节省成本、优化物流、提高效率,让全球贸易能够更加顺畅。
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,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重要支点
2020年6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,支持海南逐步探索、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,分步骤、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。
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,对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、便利化具有重大意义。
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、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表示,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是货物、服务、资金、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试验田,更是规则制度集成创新的前沿阵地。中国改革开放通常都是从少数特殊区域进行试点,取得经验,不断改进,赢得共识。
在致辞中,潘基文也点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。“将海南省打造为自由贸易港是需要远见和领导力的勇敢之举,事实证明,这是正确的选择。”
他说:“过去7年,我们见证了海南省如何转型、重塑自我,从热带农业到高技术产业,海南正成为吸引全球人才、资本和资源的强大磁石,并着力打造新兴的旅游、航运、物流和金融中心。”
海南省省长刘小明表示,海南着力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,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落地实施“零关税”清单、15%企业和个人所得税、加工增值30%货物内销免关税等政策。当前,海南正在加紧落实相关运作方案,加快推进自由贸易的核心政策落地,精心做好各项工作,确保2025年年底如期顺利实现封关运作。
今年,海南自由贸易港将迎来全岛封关运作,迈向新阶段的海南将有哪些更新到探索?
周小川表示,从潜在比较优势来看,海南自由贸易港应更加侧重于服务贸易的开放,注重发展高端服务业,打造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高地。
他认为,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强国,但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仍然相对较低,2024年为56.7%,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。“海南可以利用独特优势和后发优势,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,出台高端服务业准入和监管的负面清单。”他称。
周小川还建议,海南要发挥好在亚洲区位上的优势。当前全球经贸规则受到重大冲击,海南可以利用区位优势,与东盟国家积极开展合作,推动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,努力促进CPTPP(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)发挥更大作用,成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点。
在“自由贸易港:引领全球自由贸易进行”高端对话环节,与会嘉宾进一步探讨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:“经过加权平均,中国的关税水平是3.4%,已经很接近零关税水平。”当前,海南的进出口贸易占全国0.5%,进口占全国1%。“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扩大国际贸易总量,凸显海南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,但海南也要避免因推广加工贸易而牺牲生态环境。”他称。
此外,政策的可持续性也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问题。
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前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表示,企业家最关心的是政策的稳定性。当前,西方国家的一些政策产生了钟摆效应,引起了不稳定性,而中国的耐心治理正是当前世界所需要的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也表示,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相关政策制度安排已基本落成,下一步要把这些政策做好用足。
全球自由贸易港互通互鉴
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加快,全球自由贸易港的数量不断增多,功能不断扩展。当前,全球有130多个自由贸易港和2000多个与自由贸易港内涵和功能相似的自由经济区域。这些自然禀赋及功能定位各异、模式和制度不尽相同的自由贸易港(区)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独特优势,促进区域和全球贸易的顺畅与安全?
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,香港拥有悠久的法治传统,建立了与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相一致的普通法制度;香港的专业人员精通国际和中国内地的商业惯例;香港的低税制也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具有吸引力,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。
梁维特则以澳门为例,指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优势无可比拟,但澳门可以起到精准联系人的作用,发挥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服务平台作用。他认为,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“跑步拿政策”,而香港和澳门则需要“跑圈找伙伴”,助力中国和全世界的互联互通。
来源:博鳌亚洲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