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欢迎来到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
博鳌亚洲论坛
1. 官宣: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将于4月20至22日举行
2. 李保东秘书长会见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大会主席曾伟雄
3. vivo签约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战略合作伙伴
4.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日程(4.16)
5.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部分确认嘉宾名单
6.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部分确认嘉宾名单
7. 博鳌亚洲论坛举行2022年咨委会会议
8. 博鳌亚洲论坛举行2022年理事会会议
9.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举办“一带一路”跨境电商发展与合作线上研讨会
10. 博鳌亚洲论坛举办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研讨会
11. 李保东秘书长会见渤海银行执行董事、副行长赵志宏
12. 周小川:数字技术升级迭代并深度赋能实体经济,推动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
13. 李保东秘书长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柯邱鸣
14. 潘基文:全球必须重归合作和对话
15. 图尔克:寻找合适方法治理债务危机
16. 特里亚:需要一套新的布雷顿森林协定
17. 阿赫塔尔: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
18. 薄迈伦:避免中美关系渐行渐远
19. 阿赫塔尔: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
20. 李保东秘书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上的讲话
21. 张军秘书长考察论坛年会设施
22. 张军秘书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
23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四):全球化面临挑战,自由贸易港带来全球贸易新动能
24. ​青年如何引领可持续未来
25. “中日企业家对话会”在博鳌举行
26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八):开放共识下挑战仍大,亚洲如何构想区域一体化未来?
27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九):全球治理将走向何方?博鳌重申多边主义,推动转型与改革
28. 张军秘书长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等
29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):全球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:2030目标落地,全球合作是关键
30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二):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:是时候行动了
31. 年会热词 :亚洲世纪 | 伊恩·戈尔丁
32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三):人工智能治理的关键问题:探索标准边界与建立全球性治理机构
33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四):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难度陡升,亚洲如何扬长补短?
34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五):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突围”转变,跨境电商构建可持续发展新优势
35. 年会热词 :重建信任 | 翟京丽
36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六):如何应对美国关税冲击?亚洲正在加强区域协同,追求合作伙伴多元化
37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七):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:多边主义寻找新答案,不确定性考验大国担当
38. 年会热词 :多极世界 | 基里尔·巴巴耶夫
39. 年会热词 :滑铁卢时刻 | 柯成兴
40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十九):当机器变得足够智能,人类该如何与它相处?
41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):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:全球化布局,视绿色转型为商业契机
42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一):全球协同共进,加速迈向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
43. 年会热词 :全球南方 | 基里尔·巴巴耶夫
44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二):构建开放世界经济:直面特朗普关税挑战,AI或改变游戏规则
45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四):携手共促亚洲能源转型,以全球化合作撬动各方资本参与
46. 年会热词 :无意识合作 | 柯成兴
47. 年会热词 :新质生产力 | 陈翊庭
48. 2025年年会特稿(一)|这场被赞“Unique”的年会,在世界大变局中擘画亚洲发展新蓝图
49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五):转型金融与零碳未来:融资形势依然严峻,实现路径逐渐清晰
50. ​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六):亚洲国家如何携手应对人口老龄化?看到硬币的两面,人口红利转向银发红利
51. 2025年年会深观察(二十七):走自己的路,全球南方需要在通力合作中迈向现代化

3月2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公告,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%关税,自4月3日起执行。这一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升级信号,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3月27日,一场及时且应景的深度对话——“构建开放世界经济:挑战与出路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展开。

2025年,世界经济预计将小幅回升,但大多数国家面临低增长和高债务并存的严峻局面,经济下行风险增加。与此同时,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,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因素。部分国家实施单边关税或产业政策,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。特朗普关税成为此轮逆全球化思潮的一个缩影。

展望未来,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如何?面临哪些主要挑战?如何营造开放、包容、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,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、可持续发展,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增长?如何更好地发挥国际组织作用,促进强劲、可持续、平衡和包容的经济增长?

在这场分论坛中,罗马第二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、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前部长乔瓦尼·特里亚,亚开行前行长、日本前财务省副大臣、日本国际经济战略中心理事长中尾武彦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,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,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,经济学人总编詹尼·贝多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精彩讨论。

高关税是扭曲的“落后观念”

在经济全球化时代,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通过封闭自守、零和博弈独自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。国际社会应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,携手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世界经济。但进入特朗普2.0时代,关税挑战成为各经济体无法忽视的一股全球化逆流。

乔瓦尼·特里亚认为,关税实际是一种扭曲,会对全球的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,像全球保护主义的抬头。新的美国政府认识到当前经济秩序如果持续下去会造成不稳定性,也会削减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的地位,高关税政策由此而出。

詹尼·贝多斯也表示,现在“丛林法则”的抬头对现有的经济秩序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。从全球贸易角度看,高关税造成了成本上升、通胀高企,这是双输或者多输的结果。

“孤岛现象非常不好。”吴晓求也指出,高关税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,而且是非常落后的观念,会影响资本、货物、人才、科技的流动,部分采取高关税政策的国家正在背离这种经济学常识。所有经济活动、贸易活动都应是平等的,如今世界似乎正呈现一个以强凌弱的趋势,这非常不正常,也不理性。世界各国必须很好地遵守国际规则,而不是将一个国家的规则凌驾在国际规则之上,否则对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非发达国家尤为不公平。

吴晓求进一步指出,特朗普关税既破坏了欧美的关系,也不利于中美关系,即使是日美经贸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而回望过去20年,世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,就是因为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贸易秩序和低成本关税。

戴璞也结合企业实践提到,当前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,很多国家开始对美国“去风险化”,相比两年前国际上热议的对中国“去风险化”,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转变。

中尾武彦认为,美国的移民政策、关税政策、减税政策等都不能长期持续,因为这些政策不仅给其他国家制造了麻烦,也会让美国经济自身陷入麻烦。他进一步提到,美国有大量产品需要依赖进口,希望相关政策会发生变化。

展望下一阶段,朱民认为,中美双方仍有对话的潜在可能,要追求最佳的目标,但依然要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应对特朗普2.0:改变叙事模式

面对特朗普2.0时代的全球化低潮,欧洲国家会作何选择?中国又应该如何有效应对?

乔瓦尼·特里亚表示,欧洲现在被“夹在中间”,如果美国向欧洲征收关税,欧洲不能针尖对麦芒,采取报复性征收关税的措施,因为这会增加欧洲的成本,也会降低全球需求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。他认为,欧洲应该采取与美国相反的措施,即进一步开放市场来削减目前已经征收的关税,并在美国市场以外寻找更多的全球市场。

“我们要改变叙事的模式。”乔瓦尼·特里亚指出,存储美元会为美国创造有利条件。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正是美元的高价值造成的,这也意味着,在美元需求量较大、汇率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,纠正贸易不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
戴璞提到,欧洲现在已在逐步地恢复国内投资,短期也可能带来一些好处。“我不知道现在这些情况是不是会让美国再次伟大,但是这可能会让欧洲变得更好,也许不是再次伟大,但至少是有改善。”戴璞说,欧洲是在危机当中成长起来的,这次也可能因为变得进一步一体化而从新的秩序中受益。

作为发展中国家,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?朱民回忆说,2018年特朗普1.0阶段已有很多中国公司开始寻求出海,当时的“贸易战”中国做了很好的应对,如今,中国对美国仍保持贸易顺差但市场份额已经从21%降至15%,中国再次应对美国加征20%关税是非常有挑战的。

中尾武彦也提到,亚洲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中是一个有趣的现象,一体化在背后起到重要作用,而中国在亚洲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典范。通过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举措,中国正在构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。但另一方面,中国和亚洲仍面临很多挑战,前者一个突出问题是投资过度进而供应过剩,接下来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消费持续增长。

朱民从两方面提出建议:第一,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不确定性和短期冲击,这对市场信心非常重要。第二,推动消费驱动的经济结构改革。他表示,中国今年将财政赤字由3%提升至4%左右且要把更多钱花在人身上,这能够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者信心。他认为,中国消费尤其服务消费占GDP比重偏低,未来可以不断扩大这一潜在市场,这需要提升服务业生产率,因此中国在电信、医院、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开放非常重要。

关税影响猜想:AI会否改变游戏规则

展望未来十年,特朗普关税及其带来的影响将如何演绎?在这场讨论中,多位嘉宾提到了发展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。

詹尼·贝多斯认为,人工智能的出现,对经济的影响相比过往几轮工业化进程更大。AI技术出现的速度和国家部署的速度都会影响AI时代国家之间的差距。

戴璞认为,AI在各国产业界的应用会是一件改变游戏规则的事情,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需要提升生产率以更好地应对关税影响。考虑到中国现在更依赖于亚洲区域内的供应链,他判断,高关税冲击全球秩序的最终结果是亚洲的互联互通越来越通畅,而且亚洲企业都将在这个区域内建立供应链。

朱民认为,中国在推进技术创新过程中把创新与生产力或制造业相结合,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率,这很重要。他以DeepSeek高光时刻举例称,DeepSeek不仅仅挑战了美国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领军者的地位,也带动了其他模型的大量涌现。作为完全开放的系统,DeepSeek可以让中国的制造业迈上一个新台阶,即高科技制造业,就可以避免通缩的情况。

伴随美国关税挑战、WTO“价值尺”发生变化等背景,关于是否要重新谈判中欧之间双边协定的讨论也在增多。 戴璞对此持赞同态度,并表示多边框架下的自由贸易仍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相互投资,关于如何把中国的生产率和技术优势带到欧洲,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下双方可以做一些妥协。

吴晓求也认为,中美关系非常重要,二者无论是外交还是经贸领域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。与此同时,面对美国高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,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机遇,应该重视并积极拓展发展空间。

来源:博鳌亚洲论坛

Back To Top